小貝殼 大世界
作者:呂豐達 王春波 發布時間:2020-11-20 來源:鄞州教育網 文字顯示:[ 放大 | 縮小 ] 視力保護色:
11月18日下午,鐘公廟中心小學舉辦了海洋科普進校園活動(寧波市科協資助項目)。在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里,讓五年級的同學們在一場視聽盛宴中對于海洋,對于海洋中的貝類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本次活動,我們有幸邀請了寧波海洋研究院工程師、海洋生物學碩士、中國漁業協會漁文化分會理事方增冰老師。方老師熱愛海洋生物,致力于海洋生物的研究,有著非常淵博的知識。
一開場,方老師通過一個簡短的小視頻瞬間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原來,海洋中的貝類除了被我們做成美食以外,還藏著這么多的秘密。方老師先給我們介紹平時所見的貝類有著非常嚴格而又細致的分類。
接著,方老師通過飼養的海螺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給大家講述了它們平時的運動、捕食、防衛等一系列獨有的特點。
這么多的貝殼,生物學家們是如何給他們命名的呢?方老師通過圖片形象生動的從貝殼的顏色、造型等方面給我們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鸚鵡螺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一種貝類生物,被稱為活化石,它又有哪些秘密呢?方老師帶來了一個標本帶大家認識了它的內部結構,除了黃金分割的比例之外,我們的潛水艇就是根據鸚鵡螺的氣室艙原理設計制造出來的。
貝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除了日常的美食以外,我們的建筑也采用貝殼的造型。在夏商周時期,貝殼充當了當時的貨幣進行交易。我們的很多漢字也與“貝”有著緊密的關系。貝殼還可以生產珍珠,珍珠可以入藥,可以美白,也可以成為我們的首飾,可以說在生活中有著巨大的作用。
在整個活動的最后,方老師拿出來一個大法螺,將大法螺和小音箱組合起來,優美的音樂瞬時從大法螺里傳了出來。孩子們開心的跟著音樂進行合唱把整場活動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保護海洋也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現如今海洋污染日益嚴重。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海洋,善待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