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聽音樂,隨韻而動”——記小學音樂第一協作組教研活動
作者:鄞州教育網 發布時間:2020-12-11 來源:鄞州教育網 文字顯示:[ 放大 | 縮小 ] 視力保護色:
12月9日上午,伴隨著久違的冬日暖陽,鄞州區小學音樂第一協作組的40多位老師齊聚在堇山小學(南校區),在這里開展了”區域教材應用實效性展示”的音樂教學研討活動。
本次活動立足于對1—3年級區域教材中低年級律動與欣賞教學的研討以及學生音樂能力的進一步的探尋。活動中,協作組圍繞“學生、課堂展示、交流探討”這三個方面,為我們帶來深度解讀、剖析和反思。
一、音樂實踐——區域教材中的律動體驗
伴隨歡快的旋律和二年級孩子們自信的笑容,堇山小學的朱巧巧老師為我們帶來了15分鐘的律動片段展示——《一起玩音樂》。在區域教材的引領下,她不斷突破和創新,創設將歌唱、聆聽、律動、表演、創作等融合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在玩中感知音樂、體驗音樂、享受音樂!課堂中孩子們的即興動作創編、師生間和生生間的節奏問答以及朱老師活潑積極陽光的課堂呈現都給在場的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隨后,由堇山小學的周靜斐老師帶來一節欣賞課《水上音樂》。周老師較深入地解讀教材,根據作品的主題特點設計了相對應的音樂體驗活動,通過主題哼唱、圖譜感知、樂器聽辨,音色對比、律動創編等方式,學生在充分聆聽和體驗音樂的基礎上,抓住音樂的本質,感受到巴洛克時期音樂的風格和特點。
二、思維碰撞——區域教材實踐中的經驗分享與課后反思
在兩位老師精彩的課堂展示后,協作組內的老師們針對區域教材在教學實踐中所收獲的良好經驗和遇到的一些困惑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宋詔橋小學教研組長周亞輝老師第一個就這兩堂課的設計和課堂互動做了精彩的點評交流;東湖小學陳思思老師結合自己所帶的班級,就區域教材中的音樂活動安排提出了自己的創新思路和經驗分享;華泰小學兩位年輕的老師也由衷地表示,這套區域教材為老師們搭建了音樂教學的新舞臺,讓我們的日常教學能更貼近音樂本身;塘溪二小的朱盈盈和葉江穎兩位老師扎根農村音樂教育多年,自從有了這套音樂區域教材,朱老師說她的孩子們無論是音高的聽辨能力,還是歌唱的靈動性,亦或是音樂旋律線條的認知都有了質的飛躍,她們兩位老師都表示非常受益非常感恩,會繼續努力運用好這套音樂區域教材。交流的最后我們的區實驗二小的張皓英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和大家做了深入細致地交流,比如在班級教室上課時,如何在現有的環境下,讓課堂律動流動起來,有秩序地小范圍活動起來,老師們都認真聆聽積極問詢,張老師和劉政景老師都一一為我們解惑。老師們都覺得現在的音樂課氛圍更好,師生互動更有效,孩子們的音樂感知能力和技能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協作組組長孔優君老師和辜曉敏老師最后對本次活動做了如下總結:
1.每一位老師,不管教齡多大,都應該在課堂中敢于創新,敢于嘗試,只要勇敢邁出這一步,你會發現其實要達到音樂教學的高效唯美的意境沒那么難。
2.當你在教學中遇到困惑的時候,不妨先靜下心來,仔細研讀區域教材,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個環節,當你用心在做的同時,其實你已經有了收獲和進步。
3.用平常心對待素養抽測,從一年級開始扎實打好基礎,注重平時課堂的積累,千萬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要多在常態課上下功夫,這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根本。
本次協作組活動,老師們分享了經驗、探討了教學中的困惑、提升了學習的熱情,相互促進,共同成長!我們在協作共進的研討氛圍中攜手前行!
(通訊員:楊茸理)
下一篇:經典美學新風尚 專家領航促成長